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中大博学院企业广州null三星行业品牌广东互联网鍝佺墝

更多
利富塑电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御美养生美容
金煌装饰

行业资讯

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细内容

创业酵母张丽俊:3大职责、8个要点,多维度提升领导力

2021/9/17 17:12:42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2021年9月,创业酵母创始人张丽俊老师分享了关于“领导力提升”的话题,围绕3大职责,8个要点等维度为大家作了详细介绍。

  2021年9月,创业酵母创始人张丽俊老师分享了关于“领导力提升”的话题,围绕3大职责,8个要点等维度为大家作了详细介绍。

  (一)哪些人不适合做管理

  第一、心太软

  好的管理者必须做到“心慈刀快”。团队要长久,就要制定一系列的规则来约束每个人。要想保持管理者的威严,就要做一个公事公办的人。

  第二、心太窄

  没有宽广的心胸就没有容人之量。很多管理者都喜欢不如自己的人,就是害怕下属能力特别强,功高盖主。好的管理者要能看到下属的优点,用人所长。不会针对下属的缺点抓住不放,而是能够鼓励下属发挥所长。这样的管理者带出来的团队,才会集中了团队成员的优势,更有竞争力。

  第三、藏不住

  做管理要懂得一个道理,时刻保持20%的神秘感,不怒自威,这样别人就不敢轻易冒犯。一定不要嘴巴藏不住,当别人对你了解的一清二楚的时候,就不会心存敬畏,再想要管理下属,就很难了。

  第四、没担当

  作为管理者,要带领团队去完成任务达成目标,如果没有完成任务,公司不会直接去问责底下的员工,只会让你负责。此时管理者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不推脱,必须要能扛起作为管理者的责任。在遇到困难时,作为管理者要挺身而出,勇于承担,以身作则,才能赢得下属的忠心。

  第五、没魄力

  管理者必须有做决策的能力,杀伐果断,哪怕这个决策有时是错的,也要有魄力做出选择,那些不能做决策,出了问题不能勇于担当的人永远不会是一个好的管理者。

  第六、没计划

  作为一名管理者需要眼光独到、具有前瞻性,能够为团队的利益作出规划。知道自己的能力,了解员工的能力,对团队的发展有规划。

  第七、没原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也要为团队制定相应的规则制度,不然团队会散、会乱。

  第八、没实力

  管理者自身实力若不够,论口才说不过别人,论技术比不过别人,论财富不如别人,处处不如别人,下属是不会服从管理者的。所以如果实力不够,即便靠运气上位,早晚会因为实力不足被赶下来。

  以上八条是做管理必备的领导力要素,也是管理者需要修炼的核心能力和处世方法。

  (二)管理者的自我修养

  一个优秀管理者需要不断修炼,修炼成为组织和下属想要的样子,最重要的是修炼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叫借假修真,这个过程一切都是假的,唯有自身的成长才是真的。

  修炼的第一步是要学会管理自己。

  第一、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与职业素养

  管理者可以通过每日工作清单(TDL)和复盘等工具来锻炼自己的工作习惯,用一名优秀管理者的标准(前文提到的八条领导力要素)来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职业素养。创业酵母张丽俊老师说,以身作则胜千言,管理不是靠说服,而应靠感召,而管理者的感召力来自以身作则。

  第二、锤炼自己的底层能力和习惯

  这些能力和习惯包括,自省、坚持、延迟满足感、判断能力、增长思维、刻意练习等。

  第三、明确自己的责任

  管理的难,是因为责任重于权力,管理者所有成就感的来源都应当是通过管理解决了问题,这是管理者最重的责任。

  管理者有 Sell 目标的责任

  当管理者能够扣动员工的心灵扳机时,就不是在 Sell 目标给下属,而是帮助下属完成想要实现的目标,这个时候员工才真正开启了职业发展的道路。

  管理者有培养员工的责任

  管理者培养员工的过程中,合理运用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我做你看、你说我听、你做我看、我说你听),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者有拿结果的责任

  从成为最基层的管理者开始,就应该学习如何定目标、追过程、拿结果。管理的本质是通过别人拿结果,同时通过结果去培养人,这两个环节缺一不可。

  管理者的修炼,除了自我管理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三个管理”共同组成了管理者的核心胜任力的三个维度。

  虽然说管理的修炼是日复一日结合实际场景的“借真修真”,但在此之前也需要补充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论,先从“借假修真”开始,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怡伽]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