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光红光公司“竹”智多谋交出绿色成绩单
导言: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红光公司废水处理厂生化池的取样口,总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身着蓝色工装的员工手持一根竹竿穿梭于生产线场。这根看似普通的竹竿,正是废水处理厂工长沈晓飞带领团队研发的“神器”——竹竿取样器。
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红光公司废水处理厂生化池的取样口,总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身着蓝色工装的员工手持一根竹竿穿梭于生产线场。这根看似普通的竹竿,正是废水处理厂工长沈晓飞带领团队研发的“神器”——竹竿取样器。
“传统金属材质采样工具比较重,易腐蚀,而且存在折断风险。”沈晓飞抚摸着竹竿上清晰的10厘米刻度线说。这根经过特殊处理的竹材,抗腐蚀性是普通金属的3倍,抗弯强度达120兆帕,重量却减轻了60%。竹竿末端绑着可降解生物绳固定的取样瓶,还加装了安全反光带,既环保又实用。
这个“小发明”背后,是红光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的“大文章”。今年以来,废水处理厂以“揭榜挂帅”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形成“党员带头、全员创新”的攻坚模式,交出了一份绿色成绩单。
该单位研发污泥压榨分离技术,对大生化浓缩池采取水质沉淀改造,使污泥产生量下降50%,年节约成本40万元;通过对不同水质分类处置、专管输送,每天减少废水处理量50吨,年节约成本约100万元。
5月份废水处理厂投入使用的配碱自动化系统与污泥脱水项目,使两条传统手工操作生产线迈入智能化时代,年节约人工及运输成本50万元。新建的自动配碱装置,专门配套建设了碱液输送管线,可同时满足废水处理及工业用碱需求,减少了现场操作人员,实现全流程远程集中控制。同步实施的废水污泥脱水工艺优化改造项目,引入全自动加药系统、优化生产工艺、升级关键设备,进一步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消除了人工清淤隐患。
废水处理厂细处着手,严格审批采购计划,加强设备预检预修;制定修旧利废激励措施,开展阀门、泵类修理和旧材料利用;将闲置铁碳塔内的填料清洗后重新利用,累计节约10吨铁碳。
(钟培培 谭顺兰)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更多新闻,请关注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