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国企创新产业央企创业乡村振兴大数据大湾区天业天辰

金煌装饰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雷格设计
御美养生美容

创新创业

首页 > 创新创业 > 详细内容

擎旗领航,永不落幕:世界汽车标准创新大会赋能汽车标准国际化发展的三年跃升路

2025/10/31 11:43:05 来源:企业信息网

导言:2025年10月27—29日,由中汽中心主办的第三届世界汽车标准创新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深圳成功召开。大会的年度主题为“以标准法规为纽带,聚全球之力共促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搭建高水平国际对话平台,推动形成广泛共识、协同、可持续的标准新生态。

  2025年10月27—29日,由中汽中心主办的第三届世界汽车标准创新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深圳成功召开。大会的年度主题为“以标准法规为纽带,聚全球之力共促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搭建高水平国际对话平台,推动形成广泛共识、协同、可持续的标准新生态。

  从2023年首届大会成功举办以来,历经三载深耕,以连点成线、聚线成面的战略路径,成功构建起中国首个世界级汽车标准创新协同平台,实现了从“国际参与”到“国际合作”再到“国际引领”的跃升。三年以来,大会的成长跃升不仅是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更是我国深度参与全球产业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为推动世界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2023・奠基之年

  立足“标准引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主题,大会2023年首次亮出中国汽车标准国际化路线图,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广搭对话桥梁,构建合作雏形。汇集近20个国家及联合国、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权威国际组织,搭建起高层级国际对话基础框架,打破协作的初期壁垒。二是突破单点合作,夯实协作基础。与乌兹别克斯坦技术法规署、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国际合作“点状突破”,为后续区域拓展积累关键伙伴资源。三是明确发展路径,彰显中国主张。发布汽车国际标准协调路线图,启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DGs)与汽车标准化行动,清晰传递中国参与全球汽车标准治理的方向与决心。

  2024・深化之年

  围绕“绿色低碳、数智引擎,标准赋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主线,2024年大会从“单点合作”向“连线织网”迈进,推动国际协作走向常态。一是拓展区域版图,延伸合作半径。与日本汽车研究所(JARI)、乌干达国家标准局签署谅解备忘录(MOU),将合作范围从美洲、中亚延伸至亚太与非洲,构建更广泛的区域合作网络。二是健全对话机制,实现常态运转。举办多双边汽车标准法规对话会,将国际交流转化为机制化、常态化的协作平台,确保合作效能持续释放。三是创新工具支撑,强化能力建设。启动“汽车标准数字化行动”,以数字技术为国际标准合作赋能,为后续全球标准法规数字化平台建设筑牢根基。

  2025・跃升之年

  以“标准法规为纽带,聚全球之力共促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2025年大会完成从“平台搭建”到“体系引领”质变,标志中国汽车标准国际化进入新阶段。一是凝聚权威共识,提升国际话语权。ISO候任主席哈立德・索菲出席,大会国际权威性迈上新高度,进一步凸显中国在全球汽车标准领域的影响力。二是创新组织形态,打造核心枢纽。加速筹建世界汽车可持续创新合作组织(WASICO),打造国际标准对话核心平台,为全球汽车标准协作提供“中国主场”。三是完善全球布局,强化属地服务。中国汽车标准国际化中心(曼谷)正式揭牌,实现从“日内瓦中心”(CASIC)到“全球支点”的跨越,为东南亚、南亚及澳新地区提供本地化标准支撑。是深化赋能合作,服务新兴市场。建立中非汽车标准法规合作机制,发布首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DGs)与汽车标准化行动研究报告,将中国成熟产业实践系统化导入非洲市场,助力汽车产业现代化。

  向未来

  三年以来,大会已从单一国际会议演进为具备“网络、机制、平台、能力”四维支撑的全球汽车标准治理核心力量。大会的跃升,不仅是中国汽车产业从“规模领先”向“标准引领”转型的关键一步,更是我国以产业标准为纽带,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对接非洲《2063议程》、参与全球产业治理的重要实践。未来,伴随世界汽车可持续创新合作组织(WASICO)正式建立、全球标准法规数字化平台持续赋能等一系列成果落实,大会将持续以永不落幕的姿态,推动中国汽车标准深度融入全球体系,为世界汽车产业可持续、包容性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方案,助力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中秋]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3 粤公网安备44010602014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