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国企创新产业央企创业乡村振兴大数据大湾区天业天辰

金煌装饰
御美养生美容
利富塑电
雷格设计

企业纵深

首页 > 企业纵深 > 详细内容

西北工业集团坚持齐抓共管标本兼治 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防线

2025/8/20 17:25:19 来源:企业信息网

导言:西北工业集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兵器集团公司党组各项安全工作部署要求,以政治标准审视安全工作,立足高质量发展全局,构建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坚持“治标”与“治本”协同发力,推动安全责任与措施落地见效,以持续稳定的安全态势为公司发展注入动能。

  西北工业集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兵器集团公司党组各项安全工作部署要求,以政治标准审视安全工作,立足高质量发展全局,构建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坚持“治标”与“治本”协同发力,推动安全责任与措施落地见效,以持续稳定的安全态势为公司发展注入动能。

  以“协调联动”凝聚管理合力  层层压实安全责任

  公司始终坚持齐抓共管不动摇,通过“一把手”亲自抓,逐步形成了“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分厂主体责任、班组长直接责任、员工个人保护责任”四级责任体系,实现安全生产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将安全生产责任环环相扣、级级落实、闭环管理。

  公司领导以上率下,发挥“一把手”示范作用。公司领导开展“双随机、一通报、全覆盖”安全检查和“常态化参加一线班组班前会”活动,即根据《公司领导安全履职记录本》,随机检查重点单位、重点部门安全管理工作,随机检查中层领导安全责任落实情况,检查结果通过安委会或公司中层领导干部工作群等方式及时通报,每位公司领导每月至少参加一次一线班组班前会,年内对所有三级以上危险点检查实现全覆盖2024年公司领导累计排查安全隐患196个,常态化参加一线班组班前会110余次,有效破解安全管理“穿透力”不足和“上热中温下冷”问题,确保安全管控无死角。为提升涉火生产线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可靠运行,公司建立并严格落实“线长安全管理机制”,所有涉火生产线线长都由公司领导担任,其中危险性较大的涉火生产线线长由公司主要领导担任,线长定期开展危险作业场所隐患排查,负责推进作业场所人员核减、自动化产线改造,提升生产线本质安全。

  以“职能、分厂、班组、个人”四级联动为抓手,推动安全责任扎根基层。公司进一步明确了装备研发、项目建设、人员培训、设备设施、工艺技术、生产过程的安全监管主责部门,形成了监管部门在安委会上定期汇报工作机制,各业务部门围绕主责主业进一步提升了安全隐患系统治理能力。例如,设备管理部门推进老旧设备设施安全改造,2024年累计加装门机连锁111台(套)、防护围挡21处,改造老旧配电柜37处,2025年建立了自动产线“岗位、班组、分厂、公司、社会”五级维保体系,按产线形成了各级维保标准和要求;人力资源部门主动优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置和安全目标奖励机制,2025年二季度已完成新一轮的技安员公开招聘,聘任的94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中注安师占比达到68%。分厂作为执行层创新工作模式,2025年各分厂主动围绕冲剪压设备、热处理产线、表面处理产线、吊装作业等不同专业开展隐患“互查互纠”,发现问题36项,提出建议18项,共享经验促提升。班组聚焦“三抓五看四查”安全工作法,实现“三无”安全目标,即通过“抓班组、抓班长、抓班前会”,落实“到岗看状态、接班看记录、作业看规程、过程看控制、班后看效果”五步工作法,查“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管理上的缺陷”,实现“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目标。在涉火作业场所推行“一岗位一作业指导书”,即有人作业的位置必须有岗位标准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明确了岗位存在的风险等级、危险品信息、安全质量风险和预防措施、禁限行为、定员定量、操作要求等内容,进一步规范安全行为。实行“末班点检制”,即工作场所最后离开的人员负责对场所内的水电、气、暖、门窗等现场设施按表单进行逐项检查,确保安全后方可离开。倡导“安全举手文化”,即员工立足岗位进行隐患排查,发现隐患随时可以举手叫停,班组和分厂确认消除隐患后再进行生产,按照“小隐患小奖励,大隐患大奖励”的原则对举手人进行奖励,有效激活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活力。

  以“科技赋能”提升防控能力  夯实本质安全屏障

  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生产标本兼治,以调迁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数智化转型升级,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科技赋能,提升本质安全度。一是构建火工园区数字化指挥调度中心,实现涉火生产线人员撤至后台后的远程急停集控、总体生产调度、安全状态监控、质量动态跟踪、设备动态监控。通过生产线全要素数据建模和融合分析,推进企业多业务、多层级、多维度安全信息的分析预测,为园区日常生产高效安全运营提供支撑。二是建设视频监控中心,对公司所有涉火工(库)房的视频监控信息进行整合,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利用人工智能(AI识别)实现了火工安全生产过程23种不安全行为动态识别及安全风险预警(包括:着装规范、人员串岗、人员离岗、人员数量限定、安全通道进出、接打电话、物品的违规堆放、烟雾识别等),通过智能语音交互技术自动触发语音播报通知,确保异常提醒及时通知到位。同时形成了24个涉火工房654个视频点位“禁限行为”和易错行为清单,对视频监控中心配备专职视频监控人员,进行公司级、分厂级两级同步视频监控,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公司安全监测预警和态势分析能力明显提高。三是打造在线安全生产管控平台,将生产中的火工药量、温湿度、人员流量、工房定员、危险点、危险源、危险等级、安全责任人、视频监控集成等要素进行联动管理,通过整合地理信息管理、动力环境管理、集成安防管理、消防报警等功能,全面提升火工园区数字化生产管控能力。四是有序开展“人、机、黑”专项工作,对涉火生产线进行了自动化改造,涉火带电检测工序全面实现人机隔离,建成7条产品总装自动装配线和5条部件装配验收自动线,重点装备总装基本实现自动化,本质安全度和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五是积极开发应用安全生产先进技术,对重点岗位和危险工序进行数字化改造,开发应用人体静电实时监控系统,安装于各焊接装配工位,实现了人体静电实时导出及防静电手环佩戴有效性实时监控提醒。自行改造研制电火工品自动断电焊接台,人员拿起烙铁时焊台即自动断电,消除了带电焊接安全隐患,解决了人工频繁关闭电源开关操作不便问题,已取得发明专利授权。研究应用压药设备关键参数自动监测系统,采用噪声、温度、振动、平行度、压力等传感器,实时监控设备状态,从根本上防范风险隐患,实现本质安全。

  以“文化入心”筑牢思想防线  推动安全融入血脉

  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安全教育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引导员工从内心认同安全、敬畏安全。积极营造“诚信、务实、阳光、开放”的文化氛围,坚持推进“精准化、精细化、标准化、专业化”管理标准,构建特色的“01345”安全文化体系:以“零违章、零伤害、零事故”为奋斗目标,“聚焦一线”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三抓五看四查”班组安全管理要求,做到“四不伤害”。通过员工原创安全警句署名展示、用“爱”相伴安全“童”行主题画报征集展示(家属或孩子通过漫画,用家庭温情提醒安全重要性)、班组长谈安全、“党建+安全”、安全隐患“清牌积分”、安全合理化建议、班组“以评促建”主题征文等安全文化建设活动,让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生态。

  公司打破“填鸭式”传统培训方式,采用“视频案例+情景模拟+实战演练”模式进行精准培训。2024年以来,先后举办注安师考前培训班、危险作业监护人员培训班、志愿消防队员专题培训班、视频监控人员培训班等专题培训班10余次,培训1300余人,发放内部安全资格证230多个,对安全管理人员组织多次专题考试“以考促学”,贴合生产实际自编《公司典型视频监控问题分析》《把安全放心上》等8个专题教育片及安全培训通用教程,提升培训质效。安全生产月期间累计开展各类应急实战演练活动31场,参与2076人次,制作演练视频11个,检验各项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升基层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为激励一线员工参加安全管理,杜绝“三违”“三超”,实现“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设置了安全生产目标奖和安全生产累进奖,对遵规守纪员工进行奖励,为鼓励员工结合岗位开展隐患排查提升安全能力,设置了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奖和安全教育培训奖,实施有毒有害和涉火作业津贴,明确涉火作业加班时长不能超过2小时等,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为了落实安全管理的刚性要求,在《员工奖惩办法中》设置了6种安全管理底线,碰触底线将直接解除劳动合同,在《安全奖惩办法》中从安全管理履职和不安全行为两方面制定3大类44条处罚细则,实现安全工作量化落地,重点对举一反三不到位、低级错误问题进行考核,对主动开展安全管理提升、隐患治理成效显著的单位实施奖励,逐步形成了“敬畏制度、严守规则”的安全管理氛围。

  下一步,西北工业集团将继续严格执行兵器集团公司党组各项安全工作部署要求,深化责任体系、数智创新、文化育人协同发力,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筑牢企业高质量发展安全防线,为兵器集团公司安全管理实践贡献榜样力量。

  (马睿  郭永仓  李强)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中秋]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3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