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科院暑期实习计划培育创科新血
导言: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暑期实习计划于8月15日圆满结束。
实习生研发智能科技 推动社会创新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暑期实习计划于8月15日圆满结束。今年共有38名来自全球顶尖学府的实习生,从超过2,500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完成为期八周的实习计划,获得宝贵的科研实战经验。
应科院行政总裁孙耀达博士工程师表示:"应科院一直致力培育年轻创科人才,推动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这不仅让大学生通过实习计划累积经验,更激发他们毕业后,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开展创科事业。"
业界交流拓视野
实习期间,应科院人才招聘团队特别安排多项活动,包括与首席科技官对话、两场"科技讲座"研讨会、简报技巧培训工作坊,以及企业参观和交流活动,让实习生有机会与业界专家交流,深入了解香港创科生态。实习生参观了中国银行(香港)、数码港、慧与科技(HPE)、香港金融管理局、IBM及香港科技园创科体验馆等机构,亲身体验业界实际运作环境。
在创新科技署"创新科技基金"的"创新实习计划"资助下,实习生获配对资深科研团队作导师,并在他们悉心指导下参与多个研发项目,涵盖人工智能、数码健康、金融科技、绿色科技及机械人技术等领域。
智能科技惠泽社群
香港科技大学工程学系一年级学生Darshbir Singh Kohli开发了一套实时环境监测系统,用于追踪环境状况及优化逆变器效率。其研究成果有助开发太阳能双向直流交流逆变器及电动车充电站,推动智能能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得知自己的研究能对改善环境和实现碳中和作出贡献,我倍感鼓舞。"
多伦多大学生命科学系二年级学生林汉钧则参与开发"电子鼻"系统,透过分析气体特征分类厨余。他进行了初步试验,确定腐败气体的浓度范围,并测试流动和扩散传感器系统。这套低成本、节能的方案能有效分类厨余,转化为能源或动物饲料,促进可持续废物管理。"今次由零开始开发电子鼻系统的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创新过程中必须兼顾技术可行性与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AI技术防金融诈骗
香港理工大学数据科学及分析学系二年级学生张深晞研发了一套字体识别模型,用于检测虚假银行月结单,打击金融诈骗。他运用真实数据和卷积神经网络,开发出能识别异常字体样式的系统,甚至可侦测肉眼难以察觉的细微差异。他形容这次实习经历令他获益良多:"在应科院工作是我学术生涯中最宝贵的经验之一。我不仅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更有机会向业界专家请教,为社会创造真正有意义的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更多新闻,请关注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