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业能源管理公司:网格深耕“责任田”筑牢盛夏安全屏障
导言:“为防止设备轴承‘中暑’,我们每隔15分钟就得‘把脉’一次。”电气值班员方勇俯下身,手持红外测温仪逐点进行测温。此时,他的衣领早已湿透。面对我的关切询问,他笑着回应道:“干久了,也就习惯了。”
通讯员杨帆报道:我是新疆天业能源管理公司天能电厂发电车间员工杨帆。8月1日下午三点,我在天能电厂记录下这段真实而炽热的守护。
当天实时气温为38℃,但地表温度却高达42℃,这是巡检员用红外测温枪测得的数字。
站在主厂房外,滚滚热浪扑面而来,地面的地砖滚烫。微风轻拂,带来的并非丝丝凉意,而是阵阵炽热的蒸腾之感。
“来得正巧,高温环境下发电机碳刷的巡检与更换工作马上就要开始了。”运行三班的电气班长张建招呼我过去。他是一位拥有12年工作经验的“老电力人”。
我跟随他和几位年轻员工一同走进汽机厂房,顷刻间,热浪与轰鸣声将人紧紧包裹。尽管身着轻便的工作服,汗水还是从额头滑落进眼睛里,刺得人难以睁开双眼。
“为防止设备轴承‘中暑’,我们每隔15分钟就得‘把脉’一次。”电气值班员方勇俯下身,手持红外测温仪逐点进行测温。此时,他的衣领早已湿透。面对我的关切询问,他笑着回应道:“干久了,也就习惯了。”
习惯了,电厂的员工们似乎都已然习惯,习惯在高温下进行巡检,习惯在深夜里处理突发异常,习惯将“正常运行”视为至高无上的荣誉。
那一刻,我真切领悟了“迎峰度夏”的真正含义。有这样一群人,在最为酷热的时刻坚守岗位,悉心守护核心设备,全力保障用电安全。
回到班组,电气值班员包毅华正对着一本详尽的日志进行记录,工作服后背已然洇湿了一大片。他指着日志介绍道:“我们推行‘网格化管理’,对设备进行分区,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完成操作后签字确认,最后进行复核形成闭环。这台给水泵,属于我的‘网格’范围,每次测量完温度、检查完振动情况后,必须签字;旁边那台风机是方勇负责的,我们两人相互交叉检查完毕后,还得在对方的本子上签字,这样才算完成闭环流程。”
日志的背面,一张“迎峰度夏责任图”格外引人注目:用红色标注出“重点设备”,黄色警示“高温风险点”,蓝色锁定“关键人员”。“设备零缺陷推进表”上记录得密密麻麻,每一笔一画,都好似工整的家谱。
“安全无小事,靠的是整个班组的精准协作。”包毅华说道。“我们有一条铁规,所有工作都必须‘回头看’,不反复查看个两三遍,心里就不踏实。你瞧,凌晨进行回访巡检是常有的事。”他翻出近期的巡检表,指着一条记录说道:“这个小伙子,昨晚一点还在进行高温点检。”
走出主控室,后勤保障组的杨莹递来冰镇绿豆汤,顿时让人感到一丝凉意。“一天供应三次,有绿豆汤、西瓜、茶水和藿香正气水,再加上‘清凉驿站’,后勤保障必须做到位。”她的这番话,让原本冰冷的厂房也透出了关怀的温度。
也许正是这些细节,把一个坚硬的电厂,变成了有温度的地方。
下午,一场以“冷却水系统突发异常”为主题的高温应急演练紧张开启。运行三班从接到警报作出响应,到精准判断故障,仅用时3分02秒,整个处置过程顺畅有序。
演练结束后,班长张建迅速组织复盘,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推敲。他神情严肃地说道:“演练绝不是走形式,当真正的事故降临,你只有一次应对的机会。”
依托这套融合“责任网格、高频巡检、过程回溯、实战演练、人技结合”的精细化闭环管理模式,天能电厂在极端高温环境中,切实筑牢了设备安全防线,为电力的稳定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