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中的答案:河南兰考的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实践
导言:此次峰会以“弘扬“上海精神,共建美丽家园”为主题,汇聚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的高级政府官员和外交使节,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和其他国际和地区组织的代表。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与智库峰会在河南郑州举行。
此次峰会以“弘扬“上海精神,共建美丽家园”为主题,汇聚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的高级政府官员和外交使节,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和其他国际和地区组织的代表。
7月26日,客人们前往开封市兰考县进行实地考察。他们前往交通广场听取交通树的故事,前往焦裕禄纪念公园观看焦裕禄同志生平事迹展览,然后前往东坝头镇黄河湾了解黄河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最后,客人前往古阳音乐小镇参观民族乐器产业。他们渴望了解这个曾经贫穷、长期受沙尘暴、盐碱化和内涝困扰的地区是如何通过环境治理和工业发展实现全面振兴的。
5月14日摄于河南兰考县文化交流中心
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铸就了兰考的非凡转变,这种转变生动地体现在每一棵直立的桐树上。
这是地球的脉搏。在中国广阔的天空下,被誉为“母亲河”的黄河像龙一样奔腾,滋养着中华文明的根基。
然而,在兰考,同样的黄河洪水,伴随着无情的洪水和风沙,也留下了三种自然灾害:沙尘暴、盐碱土和内涝。
当春风再次吹过黄河旧道时,兰考的景观发生了变化。一片泡桐树的海洋蔓延开来,形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这些高大笔直的树木,有着宽叶的树冠,就像矗立在地上的不朽纪念碑,无言地诉说着一位先驱者——焦裕禄的名字。
一代人栽种树木,另一代人在树荫下休息。1962年,时任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群众抗击三次自然灾害。他们的巧妙方法——用挖出的淤泥覆盖沙丘和种植树木以稳定移动的沙子——今天找到了新的生命。长达1500多公里的生态廊道,200,000亩的生态林地,成为平原沙地独一无二的“碧水青山”。曾经危害兰考人民的三种自然灾害——沙尘暴、盐碱土和内涝——现在已经转化为生态旅游资源。游客可以在黄河防守纪念馆观看老照片,在恢复的湿地观鸟,并在桐树林中享受树叶的沙沙声。
桐树林不仅是守护家园的绿色屏障,也孕育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古阳许昌村,人们在悠扬的古筝和古琴声中醒来。泡桐树曾经用来挡风和固定沙子,现在已经成为制作中国传统乐器的绝佳材料。
许昌村每年生产超过10万台古筝和古琴,产值达到1.5亿元人民币(CNY)。借助电子商务,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到包括日本和美国在内的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过去的一个贫困村到现在的一个富裕村,泡桐树见证了许昌村的巨大转变。
与此同时,在家居产业园,索菲亚和塔塔木门等龙头企业已经扎根。这些“会唱歌的树林”已经从“价值数十元的木材”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家居用品产业,其生产和运营收入超过500亿元人民币(CNY)。泡桐已经成为兰考的经济支柱,生产的家具从兰考运往全国多个城市。
这片土地的恩赐远远不止于此。曾经贫瘠的盐碱土壤现在种植了入口即化的甘薯、多汁的蜜瓜和丰腴的花生。这些特色农产品不仅成为兰考的“新三宝”,更是拉动农民增收的强大新引擎。
经济建设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而且有很多这样的变化。在教育、金融、文化、科技、生态、交通等方面,崭新的兰考越来越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在阳光下,光伏面板的广阔场地像蓝色的海洋一样闪闪发光。
在田野里,现代风力涡轮机高高直立,叶片在微风中平稳旋转,产生清洁能源,满足当地电力需求,并传输到其他地区。
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推进。昔日的盐碱地,如今变成了一万亩肥沃的农田。通过对“5G+智慧农业”的探索,兰考实现了从“靠天气吃饭”到科技驱动的转变。粮食产量稳步上升。丰收节充满了智慧农业的故事。在兰考的土地上,肥沃农田的美丽图景正缓缓展开,“村庄在田野中,村庄之间的田野,村庄与田野融为一体”。
从焦裕禄种下的桐树到今天兰考的全面振兴,这是一部奋斗史,也是一部从荒凉贫穷走向富庶繁荣的传奇。
一棵树的生命力在于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一座城市的生命力在于将苦难的沙粒转化为希望的光芒。这是兰考给世界的答案。
埃及亚洲研究与翻译中心业主兼主任艾哈迈德·哈桑·艾哈迈徳·穆罕默德·穆斯塔法在访问期间表示,他对中国在减贫方面的成就印象深刻。他说,兰考通过植树造林等举措取得的显著发展正是他选择访问的原因,并补充说,这些经验为他自己的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