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智囊献策 助力创新发展 “科学与中国”内蒙古行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导言: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为在自治区科技厅,以“小分子药物创制和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展开深入讲解,详细解答了什么是小分子药物、创制小分子药物的前瞻性和紧迫性、未来小分子药物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等问题,还深入解读了生物医药技术在引领科技革命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参会的科研人员和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7月27日,“科学与中国”内蒙古行系列活动持续在呼和浩特举行。
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为在自治区科技厅,以“小分子药物创制和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展开深入讲解,详细解答了什么是小分子药物、创制小分子药物的前瞻性和紧迫性、未来小分子药物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等问题,还深入解读了生物医药技术在引领科技革命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参会的科研人员和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后,马大为院士参加了由自治区科技厅举办的内蒙古生物医药研究咨询会,就内蒙古生物医药产业研究情况和自治区相关领域专家、企业代表共同进行交流,针对自治区生物医药产业的新药研发、科技投入、成果转化等痛点精准“把脉”、开出“良方”。
参会科研人员和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本次咨询会借助马大为院士等顶尖专家的视野,洞察全球生物医药技术演进方向,为我们打开创新思路;并围绕内蒙古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集众智、献良策,绘制兼具科学性与实操性的发展蓝图。
在呼和浩特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吕建带来了题为《数智时代与科教变革初探》的精彩报告。他聚焦数字智能技术对科研范式、教育模式的重塑作用,深入探讨了数智化浪潮下科教领域的变革方向。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吕建院士的报告极具价值,区域发展确实需要构建适配数智时代的人才培养体系,而此次报告通过科教融合激活了创新动能,并且结合内蒙古发展实际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内蒙古在数智时代的科教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宝贵思路。
此次“科学与中国”内蒙古行活动,是自治区科技厅深化院区合作的重要实践。通过院士专家与本地科技工作者、科技管理者的深度交流,不仅为内蒙古在生物医药、数智科教等领域明晰了发展思路,更搭建起长效合作的桥梁,将有力推动内蒙古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和区域经济的高质量提升。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更多新闻,请关注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