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国企创新产业央企创业乡村振兴大数据大湾区天业天辰

金煌装饰
利富塑电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雷格设计

企业纵深

首页 > 企业纵深 > 详细内容

硬骨铸坝 水电七局建设硬梁包水电站纪实

2025/9/22 16:55:46 来源:企业信息网

导言:六年攻坚,两千多个日夜的奋战,水电七局的建设者们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攻坚意志,将“国之大者”的使命,淬炼成照亮山河的绿色电能。

  大渡河奔腾不息,曾见证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壮举;而今,在这片红色热土之畔,一座肩负新时代使命的绿色能源工程——硬梁包水电站巍然屹立,全面投产发电。

  六年攻坚,两千多个日夜的奋战,水电七局的建设者们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攻坚意志,将“国之大者”的使命,淬炼成照亮山河的绿色电能。

  “硬技术”:定义行业新高度

  硬梁包水电站是国内引水隧洞直径最大的水电站,四川省“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项目,地处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境内,为大渡河干流梯级规划的第十四级电站,总装机容量111.6万千瓦。

  自2019年10月首部枢纽工程动工之日起,便注定是一场与世界级地质难题的正面交锋。

  水电七局承建首部枢纽工程,采用“侧向进水、正向冲砂泄洪”布置形式,挡水建筑物主要包括混凝土闸坝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全长415米,最大坝高41米。

  “这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必胜之仗。”项目负责人李万洲直面挑战。

  项目地处三大断裂带交汇区,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堪称“地质博物馆”。施工场地狭窄,犹如“螺丝壳里做道场”,深层覆盖层、突发性基坑涌水、高温限电、频发地质灾害……

  而最大的难题,来自于首部枢纽的基础——建立在厚度达130米的河床覆盖层上,结构复杂,渗漏、沉陷及振动液化等问题频出,如何在如此“柔软”的地基上筑起稳固大坝,成为成败的关键。

  等待没有出路,创新才是硬道理。项目团队集中优势技术力量,由“探索号”“硬骨头”QC小组牵头攻关的“含漂砂卵砾石深厚覆盖层复合地基处理施工关键技术与应用”课题,在实践中取得系列重大突破:不仅刷新了国内0.8米厚混凝土防渗墙150毫米级大口径取芯纪录,更荣获16项专利、11篇高水平论文、6项核心工法及3项软件著作权。

  团队首次应用813毫米大直径气动潜孔锤跟管振冲引孔技术,为复杂地层高效成孔提供全新解决方案,为地基植入“定海神针”,成功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凭借超前谋划、精准施策、智能监控与数字化建造等现代工程管理手段,在“地质博物馆”上成功建起混凝土闸坝,使其成为国内在深厚覆盖层基础上闸高与单宽泄洪能力双双领先的标杆。面对狭窄河床与深厚覆盖层的双重制约,建成了底宽61.8米的导流明渠,其规模与难度亦堪称国内之最。

  “硬实力”:打赢关键攻坚战

  进入二期基坑施工阶段,项目迎来决胜时刻。进水口、生态厂房、闸坝基础开挖与混凝土浇筑多线并进,狭窄空间内大型设备密集、工序交叉繁杂,工期压力空前。

  场地制约、深层涌水不期而至、地质风险如影随形,道道皆是“拦路虎”。

  “成败在于能否‘弹好钢琴’。”项目总工程师何英建道出攻坚要义。

  左岸河床地势复杂,项目团队不搞“一刀切”:低洼区恪守“先防渗、后开挖”原则,确保安全;较高区域则开挖与防渗“双轨”推进,争夺工期。

  面对大型设备交叉作业的高风险,团队采用“时空错峰”管理策略,强化统一调度,实现各类“钢铁巨臂”安全、高效运转。

  施工高峰期,现场工人、车队、设备全天候待命,单月混凝土浇筑量突破6万方峰值,这条强大的“粮道”经受住严峻考验。

  “机械运转的节奏,就是工程稳健前进的脉搏,它守护的不仅是进度,更是工程的生命线。”安全员感慨。他至今仍记得那段日夜轮转、人与设备默契配合的时光——正是凭借科学的组织与持续的坚守,团队才在大自然设置的层层考验中,构筑起坚实的施工堡垒。

  “硬旗帜”:党建引领攻坚克难

  “困难在哪里,党旗就飘扬到哪里。”

  项目部党组织成为攻坚前线坚强堡垒。“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凝聚攻坚合力,急难险重冲锋在前。

  面对闸坝混凝土浇筑工期紧、任务重的挑战,党员突击队联动参建各方启动“党建+履约”结对攻关,日夜鏖战盯现场。最终,硬是将冲砂泄洪闸浇筑节点提前45天完成。

  党旗所指,亦是责任所系。项目所在地灾害频发,强震、泥石流来袭,项目部闻令即动、向险而行,积极协助地方政府抢险救灾。

  “保障生命安全是天大的事,这时候咱不上谁上?”一位老党员朴素的话语,传递着党支部的责任担当。

  日常生活中,项目部履行社会责任,建立企地共建长效机制。除了定期采购当地农产品,缓解乡亲们的燃眉之急;青年党员团员还组成志愿服务队,定期探望孤寡老人和福利院儿童。去年中秋前夕,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月饼、牛奶等节日礼物,专程走访慰问周边村寨的寡居老人。他们不仅与老人促膝长谈、嘘寒问暖,还主动帮助收割庄稼、打扫院落,用最朴实真诚的行动践行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点滴行动,汇成企地之间的“连心渠”,赢得地方信任与赞誉。

  “六年磨一剑,我们兑现了承诺。”

  硬梁包水电站,这座凝聚着智慧、汗水与担当的“硬核”工程,正如大渡河上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持续闪耀着光芒,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洁动力。

  来源:水电七局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中秋]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3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