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国企创新产业央企创业乡村振兴大数据大湾区天业天辰

金煌装饰
利富塑电
御美养生美容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制造行业

首页 > 行业资讯 > 制造行业 > 详细内容

开普勒机器人登陆IROS 2025 以开放平台携手全球开发者共筑新生态

2025/10/24 10:44:05 来源:企业信息网

导言:10月19日至25日,全球机器人领域两大顶级国际会议之一的2025年IEEE/RSJ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国际会议在杭州隆重举行,吸引了7000余名全球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会。

  10月19日至25日,全球机器人领域两大顶级国际会议之一的2025年IEEE/RSJ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国际会议(IROS 2025)在杭州隆重举行,吸引了7000余名全球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会。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普勒机器人")携旗下人形机器人K2"大黄蜂"亮相,全面展示在人形机器人技术与开发者生态建设方面的成果,在全球平台上彰显中国人形机器人的硬核实力。

  

  全球盛会上展示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实力

  IROS是全球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今年的大会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IROS 2025以"人机协作前沿"为核心议题,汇聚了全球主流的机器人企业,全方位展示最新产品和技术成果。

  

  在开普勒机器人的展台内外,K2"大黄蜂"走起路来步履稳健,步伐流畅;与观众互动时,会用点赞、挥手的动作对观众讲话内容作出回应。在大会的机器人巡游展示活动中,无论是行走还是表演,K2"大黄蜂"都表现从容。出色的行动能力、精准的操控能力、自然的交互能力令其收获了络绎不绝的称赞。

  

  K2"大黄蜂"的亮眼表现,一方面得益于滚柱丝杠直线执行器混动架构的支撑。开普勒机器人团队攻克技术挑战,为K2"大黄蜂"赋予了滚柱丝杠直线执行器与旋转执行器相结合的混动架构,使其实现了类似人类的直膝步态。机器人搭载的自研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兼具高能效比、高精度、高负载、运动平稳、耐久的优点,它与旋转电机搭配,共同驱动每个关节的动作并且确保动作精确性。

  另外,K2"大黄蜂"还很好解决了仿真到现实(Sim-to-Real)的挑战。通过强化学习,GPU加速的物理仿真允许数千台机器人并行训练,每台机器人都拥有独特物理参数并暴露于多样场景中,在仿真试验和试错中全面优化行走控制策略。通过模仿学习,高保真物理仿真器帮助机器人快速学习人类步态,仅需数小时即可生成相当于数年的训练数据;奖励策略引导机器人模仿人类参考轨迹,并优化速度、功耗及对扰动的适应能力。大会现场,开普勒机器人展示了用于高效并行训练与强化学习的Isaac Gym仿真平台和用于高保真仿真、实现物理级真实反馈的MuJoCo仿真平台。

  

  一站式开发者平台助力产业生态建设

  随着人形机器人成为科技创新新高地,如何构建和发展机器人产业生态也成为焦点。开普勒机器人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开发与发展,应汇聚全球智慧。

  在本届大会上,开普勒机器人展示了旗下开发者平台,演示了机械臂控制接口、Motor API,以及视觉、导航与语音模块等二次开发功能。该平台以全栈式开放、感知-决策-控制"一体化工具箱、超现实仿真与数字孪生、积木式场景构建能力这四大基石为核心,为全球开发者全面赋能。

  作为全栈式开放的体现,基于微内核架构的星云操作系统核心向开发者开放,软硬件接口也进行了统一。

  一体化方面,平台内置融合了视觉、语音与力觉的交互引擎,开发者可轻松调用。

  超现实仿真与数字孪生方面,开普勒开发者平台提供高保真虚拟调试空间,让开发者实现"零风险"试错与"零成本"迭代;仿真环境中验证的代码可一键部署至实体机器人运行,极大提升开发效率。

  场景构建方面,在KeplerStudio中,开发者通过图形化拖拽与自然语言描述即可组合基础动作模块,快速编排复杂的任务流程,让机器人编程像搭积木一样简单。未来还将有资源丰富的技能市场共享给开发者。

  对于开发者普遍关心的平台使用门槛、安全性和开发成本问题,开普勒开发者平台提供从图形化到代码级的全阶梯工具链,各种背景的开发者都可快速上手;平台内置多层次安全机制,确保开发过程及机器人行为始终安全可控;高效的仿真平台和模块化组件,可降低实体机器人的调试损耗与时间成本,让开发者能更专注于业务逻辑与创新本身。

  为促进生态建设,开普勒机器人还推出了"灯塔计划",与开发者及行业伙伴共创解决方案,并提供技术、市场与资本的全方位支持,为优秀创意创造商业落地的空间。

  随着IROS 2025的举行,全球机器人领域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开普勒机器人也在参与学术交流的过程中收获新的技术构想和产业转化启发。更重要的是,开普勒机器人通过这一连接学术界与产业界的重要桥梁再次发出邀约,将继续深化开放生态建设,与全球开发者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和规模化应用。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姚小冰]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24小时热点图片

网客评论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3 粤公网安备44010602014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