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能源集团“师带徒”让专业人才不断“升阶”
导言:在内蒙古能源集团,有一群人亦师亦友,我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师傅”。他们不仅是专业技能的“传道者”,更是徒弟成长成才路上的“方向标”。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
在内蒙古能源集团,有一群人亦师亦友,我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师傅”。他们不仅是专业技能的“传道者”,更是徒弟成长成才路上的“方向标”。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
“师傅,您看,这个水泵已经解体,开始检修了。”
“对,这个水泵解体后,就能看到内部结构属于‘离心泵’。”
……
这是这些天新丰热电公司1号机组A级检修中,由师傅带着徒弟深入现场,将多年积累的专业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员工的一个场景,而这种场景几乎每天都发生在各个检修作业现场。
自1号机组A修开始以来,一线技术部门人员以检修为“试炼场”,开展实地的培训提升,大家将一纸“师徒合同”中的条条框框真正做到了具象化。
在检修中,各一线专业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亲自上阵,边检修、边操练,向青年员工详细讲解设备构造原理、故障隐患诊断、排除方法措施等各个环节的知识要领,并结合设备运行中的各类状况,从检查外部有无破损、变形、锈蚀等现象到紧固螺栓、连接线路等方面,事无巨细地解答青年员工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使之更加直观地了解掌握设备检修的流程和技巧。
每位师傅根据自身专业特长认领带教任务,带着徒弟从风险点预控、安全措施执行、设备解体检修、修后性能验收等全程参与,让青年员工在拧螺栓、测参数的实操中,一点一滴地吃透设备原理与检修标准,为机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坚实的技术和人才保障。
准大发电公司针对运行值班员“懂理论缺经验”的问题,不断强化“传帮带”措施。将师徒“绑定”到值班班组,师傅对徒弟的操作实践全程把关;开设“集控微课堂”,定期分享典型工况处理技巧;建立“师徒日志”,详细记录重点工作学习要点。
三年前,在该公司集控室,运行三值机组长云志强第一次见到双眼懵懂但充满求知欲的新入职大学生韩峰时,两人的师徒缘分就此展开。经过师傅手把手地悉心教学和徒弟认真的钻研学习,运行“小白”已经从学员、三巡、二巡、一巡逐步成长为现在的副机组长。
“徒弟现在能够独当一面,我既放心又开心!”看着韩峰熟练调整运行参数的背影,云志强笑着说。
今年8月,刚入职的大学毕业生王少楷与有着10多年电厂集控运行经验的冯超“师徒结对”。为帮助王少楷快速吃透集控系统,师傅冯超精心制定了“理论+实操”的独家计划,并把突发故障处置要点编成“口诀卡”,让徒弟每次值班都带着,真正用好“碎片化”时间学习积淀;师徒两人还利用学习班、夜班的间隙模拟设备启停、电网波动等运行场景,充分利用仿真机进行实战练兵。
该公司今年结对了5对师徒,均签订了“一对一”师徒合同,建立了标准化、模块化的“师带徒”流程,拓宽成果转化渠道,助力人才成长“升阶”。
“您看,这样记录设备参数对不对?”
“巡检时要重点关注这个阀门的压力值,发现异常得及时报备……”
近日,在长城发电公司,运行部老员工王师傅手把手地指导新徒弟小张掌握设备巡检要点。
该公司各部门精准搭建“师带徒”桥梁,提前筛选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担任导师,结合新员工的岗位需求制定专项培养计划。
物资燃料部的吕师傅带徒时,从制样设备的调试到样品缩分比例的把控,每一步都亲手演示,还特意整理了“易错点手册”,将多年积累的实操技巧倾囊相授。面对徒弟提出的“研磨时样品结块怎么办”等问题,他总能结合案例细致解答,直到徒弟完全掌握。
此外,各部门还建立了“月考核”跟踪机制,导师每周与徒弟沟通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每月通过实操考核、理论测试等,通盘检验学习成果。运行部新员工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仅用两个月就熟练掌握了锅炉系统操作流程,在月度考核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已能独立完成基础巡检。
“徒弟,检查磨煤机润滑油系统是否具备投运条件,主要查看油位计位置、油质状态、油箱温度,还有冷油器的冷却水是否畅通,磨煤机减速箱油位是否正常,一定要谨记。”
在兴安热电公司,运行全能巡检员敖日格乐正耐心指导着徒弟敖日其楞。从设备运行参数到潜在故障预判,从日常巡检路线规划到紧急情况应对措施,敖日格乐细致入微地将每一个细节都悉数传授。他一边用手指轻轻点向磨煤机的各个部件,一边语气温和却坚定地说:“巡检可不能走马观花,每一个数据、每一声异响、每一丝温度的变化,都有可能藏着设备问题,必须做到‘耳聪目明’。”敖日其楞听得格外认真,不时地轻轻点头,笔尖在笔记本上快速地记录着。
2024年,大学毕业的敖日其楞怀揣对火电事业的一腔热忱入职兴安热电公司。初进入集控室,面对满屏的参数指标和复杂的控制逻辑,他一时间没了头绪。为了助他快速成长,敖日格乐一遍遍地耐心示范,一次次地细致讲解,仿佛要用自己的所知所学为徒弟铺就一条通往成才的坚实阶梯。
“师傅常说,锅炉系统是电厂的‘心脏’,我们守好这颗‘心脏’,才能让每一度电都安全输送到千家万户。”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之下,敖日其楞逐渐走出迷茫,如今已能独立承担具体任务。
“导师带徒”作为电力工程院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也是助力新员工快速成长、提升岗位胜任力的重要途径。该院持续深化“导师带徒”行动,以“带思想、授技能、传经验”为主要内容,为新入职员工匹配“量身定制”的导师团队,师徒共签“成长之约”,明确师徒双方责任,科学制定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和考评措施,真正“传”出经验、“帮”出技术、“带”出团队,引导青年员工尽快成长为技术过硬、专业精湛、独当一面的骨干力量。
2020年入职到电力工程院锅炉技术研究中心的辛力,现已成长为金山三期调试项目副经理。入职之初,他与能源动力研究中心副经理闫志伟签订了“师徒协议”,师傅带着他熟悉现场、钻研图纸……他手里有一个记录本,密密麻麻的记录了平时积累的专业知识,也是他职业成长的最好佐证。2022年,他凭借每年出差300天的艰苦磨砺,一举成为金山二期调试项目锅炉专业的主调,并担纲4号机组锅炉系统调试任务。经过2台660兆瓦机组的锻炼,2023年,他被委以重任,担任自治区直属首台百万千瓦火电机组锅炉专业主要负责人,成功完成了机组深度调峰(低负荷稳燃)试验,创造了集团公司所属电厂最低调峰负荷的新纪录。2025年,他在担任调试项目副经理的同时还兼任锅炉专业调总,为实现锅炉点火节点目标继续努力奋斗着。
在电力设计院系统工程中心办公室里,总能看到一对身影专注地凑在电脑前,师傅张斌正给徒弟龚宇轩讲解着电力高压线路的选型要求和变电站主接线的设计要点。这样的“师徒搭档”,在该院并非个例。“师带徒”、“传帮带”的传承故事,正成为院里人才培养的生动注脚。
“刚来那会儿,面对复杂的工程设计参数,我一头雾水。”入职一年的王士祎回忆道。他的师傅是有着十多年工作经验的副主任工程师牟乐,经过一年的教导和实践,目前,徒弟小王不仅可以独立完成新能源工程光伏区、风电场区电气二次专业的图纸设计,还能够独立完成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升压站绝大多数的施工图设计,在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现场问题的处理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也收获了认可和鼓励。
像张斌带龚宇轩、牟乐带王士祎这样的师徒组合在电力设计院还有很多。他们或在设计图纸上较真,或在项目工地上穿梭,将“传帮带”延伸到每一个业务环节。
为了让“师带徒”不流于形式,该院制定了科学细致的管理办法。徒弟可根据兴趣自主选师,师傅需具备高级职称或丰富经验,部门再结合业务技能进行匹配。同时,从培养计划制定到季度业务考核,从《师徒培养协议书》签订到期满评价,形成了一套闭环机制。
师傅,是一道光!他们严厉又温暖,严谨又包容,用经验为徒弟铺路,用信任给徒弟力量。他们以“师带徒”、“传帮带”为纽带,将“老”一辈的智慧与经验和“新”一代的活力与创新紧密结合,书写着匠心筑梦、薪火相传的动人篇章。
来源: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更多新闻,请关注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